310S不銹鋼退火是一種金屬熱處理工藝,是指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的時間,然后以合適的速度冷卻。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可加工性;降低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和裂紋傾向;細化晶粒,調整顯微組織,消除顯微組織缺陷。準確的說,退火是對材料的熱處理過程,包括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而且新材料的退火目的和傳統的金屬退火差不多。
退火最重要的工藝參數之一就是最高加熱溫度,大多數合金的退火加熱溫度的選擇都是基于合金系的相圖,比如基于圖1鐵碳平衡圖的碳鋼。各種鋼的退火溫度,包括碳鋼和合金鋼,根據具體的退火目的,在Ac3以上、Ac1以上或以下的某個溫度。各種有色合金的退火溫度低于固相線溫度,高于或低于每種合金的固相線溫度。
用于平衡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發生固態相變和再結晶的合金。退火溫度是每種合金的相變溫度范圍之上或之內的某個溫度。加熱和冷卻都很慢。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合金發生相變再結晶,故稱再結晶退火,常簡稱退火。
這種退火方法廣泛用于鋼鐵。鋼的再結晶退火工藝是:緩慢加熱至Ac3亞共析鋼、Ac1共析鋼或過共析鋼以上30 ~ 50℃,保持適當時間,然后緩慢冷卻。通過加熱過程中的第一次相變再結晶和冷卻過程中的第二次相變再結晶,形成具有細晶粒、厚片層和均勻結構的珠光體或共析鐵素體或滲碳體。
Ac3以上退火的完全再結晶亞共析鋼稱為完全退火,Ac1和Ac3之間或Ac1和Acm之間退火的部分再結晶亞共析鋼稱為不完全退火。
前者主要用于亞共析鋼的鑄造、鍛造和焊接零件,以消除魏氏組織和帶狀組織等組織缺陷。,使組織更細更均勻,提高鋼件的塑性和韌性。后者主要用于鍛造和軋制中高碳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的零件。如果這種鍛軋件在鍛軋后冷卻速度較高,形成的珠光體會更細,硬度也會更高。如果停鍛、停軋溫度過低,鋼中會產生較大的內應力。這時可以用不完全退火代替完全退火,使珠光體再結晶,晶粒變細,硬度降低,內應力降低,改善切削性能。另外,退火溫度在Ac1 and Acm之間的過共析鋼的球化退火也是不完全退火。